
AI + SDGs = ∞

2023年8月1日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審核通過教育服務類註冊商標
以「AI + SDGs = ∞ 」為校務發展願景,整合本校三化教育理念,打造淡江成為一個「在地國際、雲端智慧、永續未來」韌性大學城。
以AI加速加值實踐SDGs,以實踐SDGs 加深加廣 AI 的應用,打造全臺首間全雲端智慧校園、首座校園永續雲。
即時新聞
掌握淡江大小事

本校首次南下舉辦AI資訊營 小港高中新生搶先體驗AI應用

新生暨家長座談會交流熱絡 林俊宏感謝校友總會全力支持

電機系小型人形機器人發威 FIRA世界盃全能賽14度稱王

越南FPT集團到訪 商討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

潘客印編導《我家的事》 臺灣電影首獲紐約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獎

物理系量子半導體檢測假日學校 菲律賓姐妹校20位師生來臺交流

【新鮮人秘笈】新鮮人的AI跨域學習地圖

【新鮮人秘笈】淡江品牌 校友齊讚

2025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大傳系校友拿下4項目首獎

風保系「現代保險獎學金」頒獎 黃秀玲期許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李虹慧獲師鐸獎肯定 感謝母校提供無限學習可能

洪振湧引領陳俊諺 學術論文登上《Nano Letters》

【卓爾不群】精研裏千家茶道 日文系校友鄭姵萱:待人如茶 溫潤在心 品茶似修行

電機系小型人形機器人發威 FIRA世界盃全能賽14度稱王

第13屆卓越校友 25人上榜

潘客印編導《我家的事》 臺灣電影首獲紐約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獎

境外新生講習 陳小雀期許拓展視野共同成長
新聘教師座談會 葛校長勉共築智慧校園與永續藍圖

新生暨家長座談會逾800人參與 校院系聯手迎接淡江新鮮人

全品管教育訓練 聚焦「第一次就做對」與「AI賦能」

化學系X淡水好生活科學探究營 激發中小學生實驗熱忱

淡江辦理大專校院導師制度暨教師輔導實務交流 強化師生支持網絡

新進職員教育訓練 林俊宏提醒強化公文寫作及數位能力

本校首次南下舉辦AI資訊營 小港高中新生搶先體驗AI應用

化學系、化材系學生雙聯新選擇 將可直接就讀新加坡NTU大學研究所

探索大學暑期先修班 帶領新生認識大學定位、AI賦能與永續

【專題】7年永續國際行動 經探號持續議題式探索與場域實踐

史懷哲服務隊前進正德國中賢孝分部 聚焦永續氣候行動教育

淡江75週年熊貓講座 3位諾貝爾獎得主接力重磅登場

【新鮮人的AI跨域學習地圖】AI+HI 與AI共構良好的夥伴關係/淡江大學村上春樹研究中心主任 曾秋桂

【新鮮人的AI跨域學習地圖】在AI浪潮中發光 讓AI成為你的超能力/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榮貴

【新鮮人的AI跨域學習地圖】黃金四年 讓自己成為下一波時代的定義者/淡江大學資工系特聘教授 張志勇

中華民國校友總會走訪馬祖 籌組校友會強化與母校連結

黃曉雯捐贈中文系《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套書

淡江大學系所友會聯合總會登記為社團法人 蘇志仁任第一屆總會長

新北民歌50演唱會 李建復邀請大家重溫往日情懷

芝加哥校友會參與雨傘藝術節 推廣臺灣文化 為心臟病童募款

金鷹校友陳坤盛再度接任勤益科大校長

觀光系校友Lena & Patrick 創YT頻道發現臺灣的美

【人物短波】邱佩琳為基隆市端午龍舟點睛祈福

樸毅團50週年團慶 跨世代齊聚淡江回顧服務歲月

受理獎學金及餐券申請 台北市校友會持續送愛學弟妹

【淡江品牌 校友齊讚】會計系校友、三金音樂製作人 陳建騏/專注當下 築夢踏實

【淡江品牌 校友齊讚】企管系校友、力麗觀光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竫如/持續探索 慕強學習

【淡江品牌 校友齊讚】合經系(現經濟系)校友、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 蘇文玲/深耕專業 熱忱不滅

【新鮮人秘笈】淡江品牌 校友齊讚

日文系榮退教師感謝茶會 師生校友齊聚溫馨滿溢

物理系畢業生期許像量子世界中的粒子 保有無限可能

碳竹雞 YOUBIKE 歡迎教職員生共同打造為綠色校園

越南FPT集團到訪 商討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

淡江X鴻海X耕莘X法蘭德 攜手推動智慧健康照護 全國首創每年提供學生免費健檢

本校攜手菁英會共啟新課程 助企業高階主管「觀勢匯天下」

本校攜手中華電信前進馬祖 為視障朋友開啟AI之窗

淡江攜手新北市教育局 科學日邀中小學生「體驗永續」

外語學院會展活動實習說明會 業界代表蒞校交流

日本東京水道株式會社蒞校徵才
精彩淡江
值得您深入探索的大學
精彩淡江
值得您深入探索的大學
進入淡江
選擇淡江。企業最愛
進入淡江
企業最愛

社會實踐策略。
你我共好世界
淡江大學在「永續治理」的理念下,以「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作為樞紐,協力全校各學院,涵育本校「永續力」教育,致力設計與推動教學創新。
永續力教育,銜接素養學習趨勢,積極面對全球STEEP新常態。連動各學院專業課程的永續轉型,豐沛「探索素養」、「永續素養」兩大核心素養,希望在大學養成教育中,培養出邁向未來的永續公民。

三化政策
培育淡江人的成功密碼
淡江大學自建校之際,即高度重視國際化發展,長期以來對國際化推動全力以赴,成果豐碩。
國際化是未來空間的格局,淡江建校之際即高度重視國際化發展,全力積極培育學生世界觀及加強學生外語能力,現在已和國際與中國大陸的284所知名大學簽署學術合作協議。 Read more
本校於1968年創設電子計算館(現為資訊處),為國內大學資訊化的先驅, 是全球第一個取得ISO 20000國際認證及國內第一個通過ISO 27001國際資訊安全稽核規範認證的學術研究單位。
2020年攜手台灣微軟合作建置「全雲端智慧校園」,再於2022年加入遠傳電信搭起「敏捷通訊智慧校園」,建置「全雲端智慧校園2.0」,成立全國第一座「校園永續雲」。 Read more
有鑑於科技對當代社會的衝擊,張創辦人建邦博士於1960年代引進未來學並在國內積極推動相關研究。
除發行《明日世界》雜誌與《未來研究》國際期刊、開設未來趨勢講座外,更在大學部的通識核心課程開設未來學門課程,成立未來學研究所(2021年合併於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讓學子暸解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社會,學習前瞻趨勢議題的能力,培養具洞悉與創造未來新世代跨界移動能力的專業人才。 Read more